
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罗家垦殖场罗家桥乡的村口,志愿者们用红绳拉出一条警戒线,专门检查登记出村的人员及放行车辆,来自学院工商172班的潘旭就是其中的一员。
疫情发生以后,寒假在家的他通过媒体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,看到家乡及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、医生、群众为抗击疫情奋战在一线,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加入了本村的抗疫志愿者队伍。他说“我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治病救人,但是我也想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。”
防疫任务很重,每天入户排查、监测体温、卡口登记、人员劝返。潘旭和村干部一起下村,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。刚开始由于意识的落后,开展工作非常困难。但他通过和乡亲们一起聊天,慢慢的告诉他们疫情的严重性,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这件事,告诉他们预防疫情如何从自己做起并带动身边的亲人。慢慢地,潘旭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村民们有了预防意识,也不会随便乱走动,都自觉配合工作。
难得的是,在防疫工作中,潘旭还始终怀有一颗善良的心。在家附近发现路上有环卫工人在打扫卫生,看到老人没戴口罩,潘旭上前询问。只见老人从口袋里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一个皱巴巴的口罩,潘旭问他这个口罩戴了多久,老人回答到:“戴了一个星期了,没有办法,我没有口罩多啊。”潘旭听完一阵心酸。他送给老人几个口罩,手把手教老人怎么正确的戴口罩,帮助按压上面的铁丝。其实这些口罩都是潘旭在软件上预约和抢购的,本来是打算存着开学用,但面对需要的老人,他仍然果断地把自己的口罩无私的赠予他们。

谈及这次战斗在防疫基层的志愿经历,潘旭认真地表示:“我曾经也参与过很多志愿活动,但这一次对我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,让我明白了要多参加实践活动将虚的事物落到实处。”同样他也对疫情寄予祝愿:“让我们一同为战胜疫情而努力奋斗。希望疫情早点结束,一切美好都能如期而至!”
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潘旭以身作则,发出承诺,用行动诠释使命与担当,让青春之花在农村大地尽情绽放。潘旭无怨无悔的坚守与逆行,比春光更加温暖,让这个有“疫”的冬天不再寒冷!待疫情褪去,待花枝春满,山河无恙,人间皆安!
文/ 李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