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院曾凯霖老师合作论文“Modeling innovation efficiency, its micro-level drivers, and its impact on stock returns”在《Chaos, Solitons and Fractals》刊发,影响指数:5.647,SCI:2区TOP(数学物理小类1区)期刊。
论文基本观点:采用两阶段动态网络包络模型对国内医药行业企业的研发效率、市场营销效率,进而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,并针对创新效率低于有效边界的企业提出量化改进建议。结果显示研发成果的商业化不足、营销效率低下是制约企业创新效率水平的主要因素。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发现,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、金融分析师覆盖率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,而企业规模与创新效率呈现U型关系:企业扩张初期,规模增加导致创新效率下降,行业龙头企业平台化效应显现,规模与创新效率正相关。投资组合策略分析结果表明,创新效率越高的企业创新风险溢价幅度越大,将企业按照创新效率高低分成三个投资组合,高创新效率组合的平均股票收益和五因子模型alpha均显著高于低创新效率组合。